Dr.闕 來解答 – 膀胱無力症
在門診常常會遇到有病患來看診,會提到 ~
病患: 醫師 ~ 我怎麼每次尿尿都要尿很久! 而且還要用力壓肚子才能把尿排出來...
(圖/pexels)
Dr.闕: 最近尿尿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嗎?
病患: 沒有耶!
Dr.闕: 這種情形多久了?
病患: 已經一陣子了! 之前忙也沒有特別注意啦~
Dr.闕: 那我們先驗個尿好了! 看看有沒有感染~
病患: 醫師!會不會很久阿!?
Dr.闕: 也需要一些時間 ~ 你尿完後就先在診間門口等一等。等報告出來會再請你進來看。
………… 約一小時後 ……...
護理師: OOO 小姐! 請進來看報告…
Dr.闕: 您好! OOO 小姐! 報告出來了! 看來您沒有泌尿道感染。那像你這樣說的這種情形,有點像 膀胱無力症 。
病患: 甚麼是膀胱無力???
Dr.闕: 膀胱無力就是逼尿肌活動不足的症狀,而常見症狀包括排尿時間延長、有尿不乾淨的感覺、排尿躊躇,膀胱感覺遲鈍、不知道什麼時候要尿尿或尿流緩慢,甚至尿失禁等等。
病患: 那醫師 ~ 怎麼辦阿???
……… 故事待續 ……………
讓 DR. 闕 來解答 ~ 膀胱無力症 (Underactive bladder ; UAB )
Dr.闕在這裡要澄清一下,很多人都會把 膀胱過動症 與 膀胱無力症 搞混!!
認為「頻尿」這種症狀是膀胱無力症。但頻尿不是膀胱無力而是太夠力所造成的。尤其是在夜晚睡覺時,半夜會起床尿尿大於2次以上。這是「膀胱過動症」才是。
許多步入中年的男子,往往都會被所謂「頻尿」所困擾,而且通常會認為是腎出了問題而造成膀胱無力症,才會造成頻尿的現象。
在這裡Dr.闕附上 膀胱過動症的連結:
膀胱無力症到底是什麼?
一般人會認為膀胱無力就是一直跑廁所,但膀胱無力不是一直跑廁所喔!!
膀胱無力是想尿而尿不出來,患有膀胱無力的人常常會說要用力壓膀胱才哪把尿解出來、上廁所要坐在馬桶上很久...
2014年,ICS國際會議中提出了膀胱無力症候群 (underactive bladder ; UAB)。其定義為一個和逼尿肌活動低下(detrusor underactivity)有關的症候群,常見症狀包括排尿時間延長、有尿不乾淨的感覺、膀胱感覺遲鈍、排尿後殘餘尿量增加或尿流緩慢、慢性尿滯留、排尿慾望降低,甚至尿失禁等。
也有部分的病患可能會出現反覆性的泌尿道感染、膀胱尿路結石或是腎功能衰竭的情況發生。
醫師~要怎麼知道我是不是膀胱無力症?
臨床上診斷膀胱無力症要包括:
1、了解現有的疾病史以及過去疾病史(看看有沒有手術或是創傷。例如: 中風、車禍造成外傷或脊髓骨刺壓迫到頸椎、胸椎、腰椎的神經、腦瘤而引起泌尿肌過度反射或薦椎神經出問題;除此之外,還有第二、三、四薦椎神經的問題或是患有子宮頸癌、直腸癌後做較廣範圍的切除手術,都可能會傷及膀胱末稍神經,使膀胱失去感覺,解尿只能靠腹壓,而造成排尿不順)。
2、平常有沒有服用藥物的習慣。
3、膀胱鏡的檢查:看看有沒有尿道狹窄、膀胱憩室或膀胱出口有沒有異常。
4、 尿路動力學:為提供患者有沒有排尿功能障礙或逼尿肌活動不足的訊息。就如同膀胱過動症的逼尿肌過動,膀胱無力症也是一個臨床症狀。而逼尿肌活動低下則需經由「尿路動力學檢查﹔Urodynamics」來診斷。
尿路動力學檢查包括哪些項目?
1.尿流速 (Uroflowmetry): 檢查者以平常習慣的排尿姿勢自然地排尿,測量其排尿的速度。可以粗略了解病人的膀胱收縮力和膀胱出口阻塞的狀況。
2.膀胱容積壓力檢查(Cystometry):用來偵測當膀胱儲存及排空尿液時,膀胱內壓力和容積的相關變化。
3.括約肌肌電圖(Electromyography): 偵測外括約肌和骨盆腔肌肉在排尿過程中的活性。
4.尿道壓力圖(Urethral pressure profilometry): 用來測量尿道內的壓力,通常用來當作參考,不代表排尿時的尿道阻力。
為什麼會得到 膀胱無力症? 原因到底是甚麼?
目前醫學上膀胱無力症原因還不明。對於患者來說這是非常困擾的一件事,在診間常常會聽到患者說醫師 ~ 為什麼會這樣 ? 晚上睡覺還要包尿布,不然都怕早上起來褲子會濕濕的 (因為膀胱感覺遲鈍、排尿後殘餘尿量增加,而不知道膀胱尿已經滿出來了。)
什麼年齡的人容易得到 膀胱無力症 ?
膀胱無力症可以發生在不同性別、年齡層以及多種疾病的人身上。
並不是隨者年齡而增加患有膀胱無力症的機率。
如果最後診斷出來是 膀胱無力症 ,要怎麼辦呢 ? 有麼治療方式 ?
目前醫學上並沒有方法可以治癒 膀胱無力症 ,只能用藥物緩解症狀。並且養成定時主動前往廁所解小便。
且於傍晚時段減少水分攝取,因為當水分攝取後約一至二小時才會到膀胱,若太晚攝取水份則半夜時段需要起床解尿,這樣會造成睡眠品質的影響。
因此,有些病患因為年紀大或患有失智症無法定時去排尿的情況,醫師也有可能會建議患者插導尿管來排尿,但畢竟這是侵入性的東西,在水份攝取與清潔上還是要多多注意,避免泌尿道感染的發生。
Dr.闕 ,最後有什麼提醒?
最後Dr.闕 幫大家整理一下 膀胱無力症 V.S. 膀胱過動症的不同!!
Dr.闕還是要提醒大家,如果有任何不舒服的情況或是與平常不一樣排尿方式的情況發生時,建議各位儘早尋求正規的醫療。千萬不要聽信偏方,以免錯失良好的治療黃金時期。預祝各位都能身體健康
Dr.闕來解答-大同醫院泌尿科醫師闕光瞬